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时代强音 >> 文章详情

汇聚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磅礴力量

作者:评论员 来源:南方日报 日期:2019/6/14 7:09:07 点击:2275 属于:新时代强音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推动科技创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离不开深沉浓厚的科学家精神。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强调要以塑形铸魂科学家精神为抓手,切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构建良好科研生态,营造尊重人才、尊崇创新的舆论氛围,为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提供了行动指引,为激励和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追求真理、勇攀高峰注入了强大动力。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百余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科技工作者,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积极投身创新报国伟大实践,凭着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宽广的科学视角,在中华民族勇攀科技高峰的道路上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塑造了“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中国科学家精神,感召着每一位后来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在科技日新月异和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中立于时代前沿,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扭转关键核心领域“卡脖子”局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更需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争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崇高思想品格的践行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

    “干我们这个工作,就要甘心当无名英雄,一没有名,二没有利,还要吃苦”“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和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我们国家从一个大国向强国迈进的过程中,需要很多很多像我这样的人”,邓稼先、程开甲、黄大年……这一串闪亮名字背后的朴实话语映射着宝贵的精神。落实《意见》要求,弘扬和践行新时代的科学家精神,要大力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要坚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以支撑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为己任,把热爱科学、探求真理作为毕生追求,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寻新路径,甘坐“冷板凳”,为推动科技进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弘扬科学家精神,汇聚建设科技强国的磅礴力量,要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要崇尚学术民主,倡导严肃认真的学术讨论和评论,鼓励年轻人大胆提出自己的学术观点;要坚守诚信底线,建立健全科研诚信审核、科研伦理审查等工作机制,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牢固树立“科研诚信是科技工作者的生命”的信念,严守科研伦理规范,守住学术道德底线;要反对浮夸浮躁、投机取巧,加强对科研成果核实核查,加强对科研人员参与项目的规范管理,不人为夸大研究基础和学术价值,不向公众传播未经科学验证的现象和观点;要反对科研领域“圈子”文化,打破相互封锁、彼此封闭的门户倾向,破除各种利益纽带和人身依附关系。

    《意见》提出,要力争1年内转变作风改进学风的各项治理措施得到全面实施,3年内取得作风学风实质性改观,科技创新生态不断优化,学术道德建设得到显著加强,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得到大力弘扬,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价值引领,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久久为功。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政府部门要减少对科研活动的微观管理和直接干预,切实把工作重点转到制定政策、创造环境、为科研人员和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上;要正确发挥评价引导作用,大幅减少评比、评审、评奖,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要大力减轻科研人员负担,解决表格多、报销繁、牌子乱、“帽子”重复、检查频繁等突出问题,改进内部科研管理,减少繁文缛节。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要有强大科技。广东各级党委、有关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深刻认识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时代意义,扎实贯彻《意见》部署,自觉践行、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加快培育促进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汇聚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磅礴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