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动态 >> 文章详情

国际古迹遗址日点燃古道文化传承火种

作者:年松文化 来源:本站原创 日期:2018/4/23 14:00:47 点击:2491 属于:社会动态

11条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人文生态资源将实现“创造性转化”

    “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是中国特色文化遗产保护的经典案例,这个案例在国际上也是十分独特的。这项工作证明了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可以同时保护文物和建筑遗产,并且能反过来促进经济发展。”411日至13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文化景观委员会委员、国际工业遗产委员会(TICCIH)成员、国家文物局专家库(古遗址类)专家张瑾在对韶关西京古道、梅关古道及河源粤赣古道实地调研后指出。她充分肯定了南粤古驿道的历史价值和经验做法,并表示南粤古驿道的保护修复手法、活化利用方式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具有重要的推广和借鉴意义。

    4月18日,正值国际古迹遗址日。在有关领导的倡导下,一系列以“遗产事业 继往开来”为主题、旨在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的代际传承和激发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遗产保护事业热情的活动,在南粤大地瞬间点燃了一股强劲的“古驿道热”。而作为牵头单位,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有关负责人掷地有声地指出,2018年我省将以打造全省11条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和南粤古驿道文化之旅为着力点,进一步推动古驿道的修复与活化利用,而全省数百名“三师”志愿者将成为助力这一目标实现的生力军。

    新发现古道135段沿线现存古迹906

    4月17日上午,一场以“代际传承——南粤古驿道的前世今生”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让“南粤古驿道”在全国舆论界再次成为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和活化利用的关键词。

    广东省文物局局长龙家有在会上作主题发言,以翔实的文献记载、考古发现和典型案例,阐述和诠释了南粤古驿道自先秦、秦汉、隋唐、宋元、明清以至当下的形成、出现、发展、衰败到重现和重生的代际传承脉络。据不完全统计,广东现存古道本体共计233段,其中新发现135段。现存古道本体长710.44公里,古驿道沿线现存古道本体、古亭、古桥、古关、指路石、古码头、碑刻、标语、古遗址、古建筑基址、古墓葬、古村落等文物古迹共906处。

    据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城乡规划处负责人介绍,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最近对南粤古驿道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后认为:南粤古驿道真实、可信地反映出自先秦到近代,近两千多年来岭南与其他区域间发生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并可与众多历史文献记载相印证;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建立在对古驿道价值深刻理解的基础上,高点定位,理念鲜活,以具有创造性的顶层战略设计统领全局,整合各方资源,尤其为遗产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与示范;在工作方式上,有效整合多部门、多层级政府,建立起一套高效实干、责权明晰、统分结合的保护管理机制,为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之路作出了具有启发性和借鉴意义的实践;在工作推行过程中,通过大量品牌活动唤醒公众及社区对共同历史的记忆,调动起广泛参与热情,实现遗产的社会价值,在省内形成一股强劲的“古驿道热”“传统文化热”“历史文化热”,真正使遗产“活”了起来,提升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该项工作是国家遗产线路实践路径的宝贵探索,为区域性、线性等复杂大型遗产的保护利用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方法示范,对保护国家文化遗产、实现国家文化复兴具有突出的示范意义。

    数百“三师”志愿者参与古驿道保护

    自广东2016年开展南粤古驿道的保护修复、活化利用工作以来,有一支特殊的队伍始终与我省的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风雨同路,这就是广东省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简称“三师”)专业志愿者服务队。广东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委员会成立于2016125日。自成立以来,“三师”志愿者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我省古驿道、古村落的保护利用、乡村建设规划出谋划策,已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一支生力军。3年来,“三师”专业志愿者队伍逐步壮大,从第一批34名,发展至今已有334名志愿者登记在册。可喜的是,在一批杰出设计师的号召下,年轻设计师包括港澳的青年学生也踊跃加入“三师”队伍,还有更多来自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通过不同方式正参与到活动当中来,积极为广东乡村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

    2018年,我省将在全省选取11条共约700公里的古驿道,作为今年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进行活化打造。今年的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工作督导组、历史遗存修缮委员会绝大部分就由“三师”志愿者中的骨干组成。有关领导指出,今后“三师”志愿者应积极与地方民间组织合作;可以更好地利用古驿道开展文创活动,利用本地土特产进行设计加工,使农民致富;对古驿道上公共洗手间等乡村公共设施组织设计,使其体现生态化和地方特色。同时积极借助互联网推广专业志愿者服务,为乡村建设提供多种方式的咨询。同时,其还对“三师”提出寄语:“要将‘三师’专业志愿者活动继续推动下去,三年、五年、十年……持续开展,一直坚守。”

    鼓励青少年走入古驿道4月系列活动精彩纷呈

    198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2届大会决定每年418日为“国际古迹遗址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每年确定一个活动主题,而今年的“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为“遗产事业 继往开来”。

    南粤古驿道的保护利用是广东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史上的一项具体实践,2016年以来,广东以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为抓手,串联起全省1000多个人文及自然发展节点,重现古代重要交通网络时代新价值,成为展现岭南独特自然地理风貌和文化特色的史诗级文化线路。为响应国际遗址理事会的号召,在中国古迹遗址协会的指导下,我省在“国际古迹遗址日”前后举办了精彩纷呈的古驿道系列活动,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的传承,激励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参与到遗产事业中。譬如,415日,与国际城市管理协会专家在从化共同举办南粤古驿道保护与修复利用研讨会;416日在广东省博物馆举行“中国南粤古驿道第二届文化创意大赛暨艺道游学·中国南粤古驿道第二届少儿绘画大赛新闻发布会”;417日,召开以“代际传承——南粤古驿道的前世今生”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418日,在应元路的南粤古驿道展厅开设大师讲堂,邀请岭南文化大师讲解古驿道的古今故事,共述羊城驿道记忆,并于420日在增城夏街古驿道、从化钱岗古村、黄埔古港举办“羊城驿趣·文化入村”活动;418日,“古音峥嵘——中国南粤古驿道古曲复活工程”新闻发布会在从化吕田镇莲麻小镇举办等。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郭壮狮表示,通过围绕国际古迹遗址日“遗产事业 继往开来”的主题举办的一系列赛事和活动,是为了鼓励青少年走入南粤古驿道,让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如今年中国南粤古驿道第二届文化创意大赛将带领参赛者实地走访南粤古驿道及沿线周边地区,深刻感受古驿道文化魅力,关注古驿道沿线特色人文、自然资源等,利用多维度的世界观深层次地挖掘古驿道内涵及魅力。而艺道游学·中国南粤古驿道第二届少儿绘画大赛,也将把赛事站点设置在11条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沿线,带领少年儿童亲身探索,感受古驿道的文化内涵。

    在调研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期间,张瑾则惊讶于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落地实施的速度之快。在她看来,这项工作以古驿道为抓手,带动了沿线区域的经济发展,是一件振奋人心的大事。她说:“广东把‘超现实理想’变为了现实,是广东省树立文化自信的一项重要举措。”广东脚踏实地以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落实了“以道兴粤”,“古驿道如同血管一样,连通了广东省各个城市和乡村的传统文化,围绕着古驿道开展的各项活动对整个广东省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发挥了巨大作用”。

    撰文:冯善书

回到顶部